法鼓佛教學院 碩四  郭捷立

 

在法鼓佛教學院成立之際,“佛學資訊組”也正式在佛學界中誕生了。這樣的組別不僅是法鼓佛教學院首創,之前也從未見於其他國家的佛學教育單位。開闢一個嶄新的研究區塊是會讓大家充滿期待卻也讓旁人充滿疑惑――這到底是什麼?對佛學與修行有幫助嗎?

到底聖嚴法師和學院的師長們當時是基於什麼理由而創立“佛學資訊組”呢?這答案由師長們來回答是最適合的,只是每個人在自己的學習上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心得。對於我而言,“佛學資訊組”是最能自利利他的生活方式。IMGP5624.JPG  

在邁入碩士班的第四年,我覺得選擇佛學資訊組是我人生最正確的決定之一。為了能穿兩邊,做跨領域的整合,我必須兼顧佛學和資訊兩個領域的學術涵養。因此,在佛學上我有動力深入並受用良多,在資訊的學習上我也能緊抓著“為了解決問題”的宗旨而不偏失。在學習的路上會感覺很踏實,因為很清楚理解自己不是在象牙塔裡面埋頭苦幹。

杜正民老師和洪振洲老師都曾經勉勵我:『只有在深入佛學研究的同時才能知道研究者的需求;也只有更了解資訊技術才能利用資訊思維來解決更多的問題。佛學資訊的學生要有這樣的自覺。』當時的我以為自己真的了解老師的法,可是唯有到了現在我才有深刻的體會,在程式工具的開發上,資訊工程師必須對相關的容和研究需求有所了解才能開發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工具,否則所開發的工具只能解決表面的問題。

CBETA的電子化佛典來做例子,它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CBETA的規劃初期的籌備團隊就有來自佛學界和資訊界的頂尖學者。他們分別是來自佛學領域的有恆清法師、惠敏法師、厚觀法師、杜正民教授以及來自資訊領域的謝清俊教授和維習安教授。在合作過程中,他們強烈的感受到跨領域思維的重要性,領略到唯有敞開心胸,放下身段地學習不同的思維才能做出最能利益眾生的工具。

聖嚴師父辦教育就是要為了復興中國佛教。個人覺得佛教界除了需要很好的宗教師,也需要很好的傳教工具。在佛學院裡,自己看到了一些非常優秀的宗教師,自己也不用再去濫竽充數。那麼就把自己投身在佛教工具書的編纂上,利用佛學資訊的背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為宗教師們開發出符合實際需求的工具。當然,在過程之中自己也能從佛法中得到慧命的滋養,在利他中自利。

佛學資訊組能做些什麼呢?我個人是在裡面找到了一個還不錯的菩薩道,自己可以研讀佛理,學習程式的邏輯思考,也能為佛教貢獻微薄的力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DBCM100 的頭像
    DDBCM100

    給想考法鼓文理學院同學們的資訊~

    DDBCM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