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創辦人 聖嚴法師深體「今日不辦教育,佛教便沒有明天」,故於民國76年創辦了中華佛學研究所。二十多年來,中華佛學研究所一直在聯合宗教教育界,向政府爭取宗教教育能納入國家體制,但未能成願;直到93年,政府修正私立學校法第九條第一款,開放籌設宗教研修學院,順此因緣提出申請「法鼓佛教學院」。
本校以弘揚漢傳佛教文化的精萃,孕育推動人間淨土的舵手為理念,培養理論與實踐並重、傳統與創新相融、具有國際宏觀視野的宗教師暨學術文化兼具的人才為宗旨。本校學生應秉持校訓「悲、智、和、敬」的精神,推動佛教教育文化工作,落實社會之整體關懷,肩負起帶動世界淨化之使命。
(一)理論與實踐並重:
理論是實踐的指導原則、實踐是理論的活水源頭,二者如車之兩輪,不可偏廢。本校的教學乃朝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方向, 除了培養學生於佛教義理上的研究外, 也注重在生活上的實踐,與宗教情操之涵養, 經由一系列充實完善課程及生活教育之學習,培養學生建立服務及奉獻的人生觀。
(二)傳統與創新相融:
印度佛教的發展與傳播有三期,即南傳(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的聲聞乘佛教、北傳(中國、韓國、日本等地)的菩薩乘佛教、及藏傳(西藏、蒙古等地)的金剛乘佛教。由於聲聞乘與金剛乘密教思想差距,與歷史性的隔閡太大,所以漢傳佛教(代表初期大乘佛教)正可以扮演綜合、交流、融通的角色。 此外,為因應「終身學習」 (Lifelong Learning) 以及「成人教育」(Further & Adult Education)社會的來臨,本校的課程規劃,當重視養成「終身學習」習慣與能力,使學生能夠在生命全程中,永續建立個人與團體的終身學習網絡,發展學習型組織。
在科技化、資訊化社會的潮流,佛教教育若能培育兼具佛學及資訊知能人才,運用資訊、傳播以及教育科技等理論與方法,建立佛學「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與「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系統以及「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 e-learning)環境,建構成教學、研究、行政、推廣服務等層面相互結合的「數位神經系統」(Digital Nervous System),並且結合人文與藝術的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達成真、善、美的人生目標。
(三)具有國際宏觀視野:
二十一世紀的世界,交通利捷、資訊方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形頻繁,處於瞬息萬變的新時代,需有更宏觀的視野與更廣大的胸懷,才能與時代脈動緊密連結。本校以培育能夠洞悉新時代需求的宗教人才為目標,除在梵、巴、藏經典語言學習,並加強英、日等現代語言訓練,以及「宗教對話」的經驗,與科學(特別是生命科學)整合與對談的能力,希望發揚漢傳佛教的精神與內涵,躋身國際宗教界。
(四)秉持「悲智和敬」的精神:
「悲智和敬」——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是本校學風之所繫。其中,「悲智」代表菩薩道利樂眾生的精神;「和敬」則是代表和合以敬的涵養。秉持「悲智和敬」,以提昇人品為職志,並積極入世、化導社會。
(五)帶動世界淨化:
以悲憫眾生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宗教情操,從佛教教育文化出發,共同投入建設人間淨土的大工程,將佛法的智慧與慈悲有效普遍地傳播於世,讓所有的人同飲佛法的甘露。另一方面,這也是落實法鼓山的弘法精神「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致力推廣淨化人心的方針。
特別感恩,心萍菩薩的校園相片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