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如果-邁向法鼓文理學院
如果只是敘述開學到目前的學習狀況,您會懷疑我只是老王賣瓜。如果您願意把這幾個如果都如果一下,說不定是一個更好的報考法鼓文理學院的參照角度,請試用這九個如果。
如果您不在乎口中的感恩,而悸動於內心的感悟,您可以試著邁開第一步去購書。
學一 生活短片
很讚喔!
九個如果-邁向法鼓文理學院
如果只是敘述開學到目前的學習狀況,您會懷疑我只是老王賣瓜。如果您願意把這幾個如果都如果一下,說不定是一個更好的報考法鼓文理學院的參照角度,請試用這九個如果。
如果您不在乎口中的感恩,而悸動於內心的感悟,您可以試著邁開第一步去購書。
「跨界與轉型」
碩一 釋天華
「跨界與轉型」自己很喜歡這個主題,這是「法鼓佛教學院七週年」的活動主題,亦是正處於改制為「法鼓文理學院」的過渡期。而我也是經歷學校蛻變的一分子,自己認為學習生涯也由法鼓佛教學院大學班,「跨界」為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碩士班;大學生「轉型」為碩士生,如同學校在升級,而我們身為軟體的一部份也跟著更新。
一開始吸引我考這間學校的動機在於它擁有語言和佛學資訊的優勢。語言是我的興趣所在,這也是我的夢想,當初想像希望能進到一間注重語言的學校,而今在這間學校也比想像學習的語言還要豐富;佛學資訊是我無法想像,且想要去了解的區塊,因當我還沒考這間學校之前,我曾想說既然現在是處於數位時代,那麼若能把藏經製成數位化,不知該有多好?而這學校果然做到了!然而,很幸運地來到我夢想中的學校。
兩年前,末學以廣東中山大學的交換生身份來到法鼓佛教學院學習半年,當時在這裡的學習與生活實在是受益良多。因此,在102年度考生輔導手冊的學生分享中寫道,“可以的話,我來這裡念博士吧!”,由於這樣的“起心動念”,佛菩薩笑著推了我一把,把我送回這個令人神往的寶地。現如今,末學正以法鼓文理學院博士一年級學生的身份,與大家分享作為一名正式生,在此生活、學習的感受與心得。
“作為一名交換生,由於不是正式編制的學生,也許在感受上會有不同,比如我感受到的課業壓力沒有正式編制的同學重”,兩年前的這個“遺憾”,現在終於有機會“彌補”了。因為學校很多課程都很棒,會讓人不自覺地想多上一些課,所以我這學期除了正選四門課以外還旁聽了三門課。我天真地以為我還可以像碩士來交換的時候那麼輕鬆愉快地學習,後來事實證明我錯了。
Enlightenment 釋覺宏碩士班二年級
Oct.2011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落實與踏實 高麗卿博士班一年級
Nov.2012
準備博士班考試之前,自己要先有考博士班的強烈動機,我卻是在參加考生說明會之後,心生怯懦,對於自己能否俱備如此強烈的動機產生懷疑?這一次有沒有機會考上?準備的時間是否太倉促?花的時間會不會太少?……種種雜亂的念頭瞬間浮現,最後我告訴自己:「還是準備一年之後再說吧!」正打算放棄時,有人鼓勵我要珍惜這次機會,不能臨陣退縮,不可放棄這一次難得的考試!報考博士班是一項很大的決定,為了堅定這個決定,後來我回台大母校請教歷史系周伯勘老師。老師指出我最弱的環節在「筆試」一環,心情的緊張與不安反倒化成為我的讀書動力。此時此刻的我,才知道坦然面對自己的弱點,也許才能拾起那麼一點點的自信。
法鼓山打開一扇新窗 釋善德 碩士班二年級
Oct.2011
來法鼓山讀書,有身心和諧的新感受。首先是環境遠離市區,清幽雅緻,適合禪修。法鼓山接近好山好水,遠離外界影響,打坐容易專注,心容易安靜下來。禪七是行門科目中,漢傳佛教宗教師的搖籃。
深入經“藏” 吳錫昌 碩士班二年級
Oct.2011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午時分,藏傳組的師生在金山洋豆子咖啡館,一邊喝著咖啡嚐著天使蛋糕,一邊聊著藏傳組的課程的方向,廖老師、梅老師、和學生們的對話,談到法鼓山藏傳佛學組的發展願景。可以提供給考生對有興趣選擇藏傳佛教組參考;大致歸納在三個話題上:
法音鼓動 鍾澤豐廣東中山大學碩士二年級交換生
Nov.2012
末學是大陸廣東中山大學來法鼓佛教學院交換學習的碩士研究生,雖不是這裡的正式學員,然而在此受益良多,請允許我在此做一分享。
一個準備與探索的旅程 釋慧見碩士班一年級
Nov.2012
漫步溪畔,白色蘆花盛放,搖曳著一片入秋景致,遠處搭起巨大的灰色水陸棚架,映襯著校舍的紅磚黑瓦,似乎有那麼一刻,時空凝結交錯著……令人不禁憶起去年此時,備考的種種。
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釋圓悟碩士班一年級
Nov.2012
就讀法鼓佛教學院之前,有機緣拜讀聖嚴長老早期的文章,文中提到:「今後的文化,必將是世界性的,若僅能使用本國語文,等於大半文盲,若不能查對佛典原文──梵、巴、藏資料,難免閉門造車。可是我們的時代,已不許我們走回唐宋以迄明清那樣自圓其說、拆字解義的舊路了!」萌起多年一直不敢面對的問題──語文不佳,一直思索著該不該加強語文的不足。
入學心得 釋堅慈碩士班一年級
Nov.2012
從決定報考碩班到考試,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已!原本只打算考學班,但印象中,碩班只多加考一科「印度佛教史」,再加上我師父的鼓勵!因此就決定兩種同時報考!結果發現碩班考試的書籍份量及難易度與學班相距甚大,況且準備的時間很短,所以就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結果很幸運地低空飛過了筆試!再來則是口試,幸好臨場反應還不錯!順利同時考上碩、學班。最後則選擇就讀碩班,希望能多深入佛法,儲備將來弘法利生的資糧。
法鼓佛教學院的佛教學輪廓 林悟石 碩士班一年級
Oct.2012
雖然會有些嚴肅,但且讓我收起以往抒情式的散文筆調──那如茵青草、月圓雲淡、青銅綠的瓦與透底清澈的溪,以及夏日鳥啼穿梭於晨霧間的寧謐、冬季煙雨交織於山稜間的潑墨──是的,我想說的不是這些,應該說,不只是這些。
點滴心頭 釋洞崧 碩士班一年級
Nov.2012
法鼓佛教學院,可說是我出家生涯裡第二個往生的淨土。從福嚴佛學院畢業以後,即入學碩一班就讀。體驗不同的環境、學風,使我對於研習佛法,有了另一番的體會。對我而言,這裡每一天的訓練,都是一種享受。現在就以這幾個月以來的喜悅,略作分享。
三腳貓 釋長叡 碩士班二年級
Nov.2011
法鼓山上有一隻貓,缺了半條後腿,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無以名之,姑且稱之為「三腳貓」。不過「三腳貓」一點都不“三腳貓”,長時間待在這個禪宗大道場「薰習」後,他可是機靈得很,「功力」不容小覷。
人生不能重來,學習不留遺憾 釋法持 碩士班三年級
Nov.2011
學佛方式很多種,讀佛教學院是其中一種。在台灣,已有數個佛教學院,那需要如何選擇呢?首先,需了解各佛教學院的特色;其次,再了解自己學習的方向。確定了這兩項條件後,再來選擇需要報考哪所佛教學院。
法鼓佛教學院 碩一 釋善德
來法鼓山讀書,有身心和諧的新感受。首先是環境遠離市區,清幽雅緻,適合禪修。法鼓山接近好山好水,遠離外界影響,打坐容易專注,心容易安靜下來。禪七是行門科目中,漢傳佛教宗教師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