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知道人身難得,能夠知善知惡,人身就有了意義如果又能進一步積極奉獻,自利自他,這就是人生的價值。」——聖嚴法師

學僧聖草,在這十年多來的學佛過程中,佛法伴著我度過歲月;曾經懶怠過,迷惘過,衝動過,也曾經精進、認真過。在佛法大海中戴浮戴沉,有善緣聽到聖嚴師父句話,更況現在能獲得本校的認同,順利進入「法鼓文理學院」學習,完成自己的心願,更有機會受到善知識的從旁指導,更受到法鼓山的所謂環境的教育能夠了解自己去關懷別人,改變自己的人生觀,成長自己,奉獻社會。開始看出了佛法的中心思想、佛法的本懷、學佛的目的,默默審查著自己,至少抓穩了要走的方向,對自己出家的這條路更有信心,更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什麼,要走的是怎樣的一條路。

從佛教的文獻學來說,雖然佛教的興起是在印度國家,但是保存佛教文獻,比較最完整是中國漢藏的。因此,研究佛教必須從漢譯論書的資料著手再深研佛法,能更了解佛法,進而讓佛法和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成為修行的資糧。我們所追隨的是正法,把心平靜下來,於是,因緣足夠踏上了「法鼓文理學院」,一面學佛,一面加學人生社會的教育,相長中提升與拓寬了不少,不是坐著享清福,而是會比以往更加忙碌,要忙著自己內心的功課,要忙著對外的弘法利生,雖然不簡單但不能放棄。佛教的經論是實修者的導師,而非只是一種知識。若以充實知識為目的的研究經論,則縱然精通經論,能說能寫,對於了脫生死,毫無助益,猶說食不飽也!——心法師

在這個階段,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的提醒自己,於禪修方面予以密集深入法鼓的培育,培養實修,悲智具足的人才及因應全化之素養於能力的領導精神。從自心的清淨,進而自度度他,成就眾生也成就自己,一起共同努力,盡責盡分,奉獻自我,消融自我,來發展思維教育及世界的心靈環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DBCM1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